Skip to content

上海大型公共绿地的未来

本篇节录自Sasaki上海公司总监张斗于LAF景观设计学 <上海大型公共绿地的未来> 专访内容。文章省思上海当前面临的填海造陆、生态破坏等重大议题,提出可显著改善现状的设计策略。张总监透过临港二环带公园及世博文化公园等实例,带领读者了解在高层次的策略性规划下,景观将能呼应人口增长的需求并支持自然生态。

欲详读全文,请见LAF 第30期。

 

寻找更多空间

有限的空间和持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上海。上海是中国人口最稠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常驻人口2,400万)而土地面积却最小(6,340平方公里)的直辖市。到哪里去寻找更多的空间?人们将注意力投向了农田和大海。

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往往从海洋中“开垦”出新的开发用地甚至是新城市。例如人口约为830,000的临港新城,其中133.3平方公里就建在了填东海而成的土地上。然而,这些填海造陆工程导致海岸栖息地大量丧失。这些吹填出来的土地,虽带来更多空间,却因其自然条件恶劣而在成陆多年后仍未能驱动产业的理想发展。无论是海岸带还是新填出的土地都有待长期的恢复和修复。针对这些难题,周全细致的规划与景观措施可以创造巨大的变化。

 

海岸景观的演替

Sasaki于2015年应邀参加临港新城中央546公顷绿环公园的设计竞赛。基地环绕圆形的现有滴水湖。这个巨大的公园对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和城市区域价值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园设计必须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出发,考虑整个临港新城所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将公园作为全面提升这块填海而成的土地价值的催化剂。

公园现状体现了填海工程及新城规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盐碱土和栖息地丧失导致陆地自形成伊始一直是荒原,而松散的总体规划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海风呼啸的环境更让无论植物还是人类都难以在这里生活,进一步阻碍了新城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Sasaki 提出了一系列长远的策略来修复这些问题,包括建立海岸防护系统和修复盐碱土、创造完整的生态网络、治理雨洪、建立防风措施、收集风能作为动力、创造本地居民及来访者的目的地等,以提高新城的整体宜居性。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处适宜人类活动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地方。这些设计策略期望通过人工加速演替并恢复沿海栖息地将基地以及整个临港新城带向长远的成功。公园不同区块中交错的演替进程将造就非常多样的景观,森林、树阵、花园、草坪、灌丛、草甸、农田、湿地、水体都将在基地上呈现。如此多样的景观将提升新城的栖息地价值并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随着物质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愿意到临港新城来工作和生活。

重新关注城市

由于近年来中央政府对有限的农业用地面积进行严格把控,而且上海的开发用地在城市总用地中已经占比过高,城市建设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建成区域。无论是在城市腹地还是滨水区,城市更新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城市更新类项目面临当前需要、历史保护、现状基础设施、用地性质、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全面整合设计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与许多滨水城市类似,在21世纪初重工业开始逐渐撤离之前,上海的滨水区曾是城市生活的中心,连绵的码头和工业区星罗棋布。现在,一些如办公、商业、住宅以及休闲等功能正逐渐进驻并再次活络滨水区。

滨水区转型的一个出色案例是徐汇滨江地区,它经历了由机场和工业基地到上海顶级商务区和深受欢迎的公共文化目的地的华丽蜕变。Sasaki曾负责一处夹在高密度开发用地之间的9公顷跑道公园的景观设计,将一条历史性的机场跑道转化为供周边人群休闲放松的城市公共绿地。

虽然近年在复兴城市滨水区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很多滨水公园的质量与上海作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依然不相称。沿岸几十年的重工业和上游的农业已经严重损害了黄浦江的生态健康,人们和江河之间的联系也被割断——这近在咫尺的社交和休闲场所却看不见也摸不着。在黄浦江沿岸的所有滨水公园中,关注水质问题和栖息地价值的公园屈指可数,能够有效加强城市和江河之间联系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公园由于功能不完善且距使用者较远而遭到冷落。一些公园设计仍然遵从着“多种树”这方“万灵药”。若想将上海打造为领先的全球城市,作为其城市前沿的滨水区设计亟需引入更高层次的综合性考量。

 

城市与江河的重逢

作为改善滨水区的先锋,黄浦江滨水绿道项目试图将所有滨水区串联成一个连续的系统。Sasaki的设计理念——“城市与江河的重逢”不仅仅为长2.5公里的陆家嘴滨水区提供了几条连续的滨水步道,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滨水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还江于民、为城市腹地注入活力、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彰显文化遗产等,在上海最显要的位置创造了一处中心公共空间,推动了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收集了众多来自公园使用者以及公园与周边地块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调查了高峰期及非高峰期公园的人流量,向业主、利益相关方和各政府机构进行了多次汇报,以创造一个既有远见又切合实际的方案,提高这一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的质量。

这个整体性设计策略包括由三条沿江走廊和11条连接城市与黄浦江的通江门户和视线走廊组成的空间框架,及其嵌入的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计的多种功能空间。设计方案还提出保护和修复滨水区的工业遗迹,以彰显黄浦江作为重要工业走廊的往昔,并结合基地现状、未来用途及历史文脉制定生态策略。综合性雨水管理系统与江岸改造措施相结合,在吸引人们来到江畔的同时改善水质并恢复沿岸栖息地。借助本地植物的配植和景观类型的组合,方案倡导可持续的长三角本土景观并进一步突出整体设计思想。

探讨生态、文化、创新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目标。这个规划反映了上海长期以来的前瞻性文化,也呼唤设计师们大胆探索创造性的手法来形成高质量的场所。由于先进的大型公共绿地会为当地生态带来巨大裨益,且具有公共性质和灵活性而充满潜力,因此将在实现这一宏伟愿景的过程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Sasaki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189公顷)设计方案是对大型公共绿地如何帮助上海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全球城市的探索。作为设计竞赛的优胜方案之一,该设计突出表现了这一城市中心大型滨水绿地独特的生态、文化、创新底蕴,由此创造出一个独具魅力的目的地,向上海人民献礼。

作为黄浦江西岸的视觉焦点,浦东的这片土地在过去数百年间经历了由滩涂湿地到农田水网再到沿江工业基地的变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标志着基地在后工业时代的重生。2017年春,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该区域再次改建为世博文化公园。

Sasaki的方案以连接黄浦江与开放空间带的生态主轴统领着公园的空间设计。景观框架沿此主轴建立,连通水岸与城市以及黄浦江两岸,并迭加基地自身的景观特征,展示基地的多重历史。

方案把修复基地放在了首要位置,希望创建一个绿色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试验田,修复这个重工业时期下受到污染的基地。为了呼应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设计希望能创造代表上海当代城市文化生活的新品牌:黄浦江岸线上的文化地标。作为世博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公园还旨在展示最前沿的创新设计,其中“灵感绿廊”使整个公园成为一个舞台。

谁应该决策公共空间?

综观全球,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价值有目共睹。这些空间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活质量产生着巨大影响。设计恰当的公共绿地可以提升它的生态价值、创造休闲教育目的地、并弘扬当地文化。既然它在城市体验中事关重大,那么谁应该决定公共绿地的未来?

作为公共空间的最终使用者,当地公众的使用后评价对公共空间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常见的方式是在设计过程中召开市民会议,吸纳公众与利益相关方参与意见和决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将有效促进项目的实施,也让市民了解税金的使用流向。

中国的景观项目的决策过程往往显得草率而不透明。在中国人日益关注实现蓬勃经济的环境成本之际,对决策透明和民众参予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这种公众知识和观念的变化为景观行业的转变创造了好机会。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倾听其使用者意见的项目将更容易取得成功,而主观臆断缺乏共同协商的做法则会造成紧张和争议。

在持续的发展与开发浪潮下,上海的景观建设在为人类及野生动植物创造健康环境方面仍有许多改善空間,随着上海持续向全球化城市迈进,我们希望大型公共绿地的设计品质也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开拓符合时代要求的前沿理念和设计。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