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的许多城市被卷入“城市更新”这个敏感话题。。许多支持此举的城市以缔造宜居城市为旗号进行更新,而抵制更新的城市则提出了尖锐的反驳:到底谁是这些政策的真正受益者?
在中国,随着过去数十年的开发建设,类似的城市复兴尝试也在全国上下快速展开,并带来了类似的问题和教训。与美国的城市更新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的城市更新与过去四十年空前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种复杂的开发模式一直在同步进行着,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驻足反思是否应该改变之前的做法。
下一步何去何从?鉴往知来
在中美两地,当民间和政府反思城市更新项目带来的影响时,都会发现结果并非当初构想得那般美好。由政府牵头、开发商驱动的大规模城区社区直言不讳的批评。这些改造常常会破坏那些扎根于现有城市肌理的社区,新移民、贫困户、少数民族及其他弱势群体往往首当其冲。原有的历史全部被瞬间抹去,由新主人们重新谱写社区的故事。在通往现代化的狂热之旅中,社会、文化、历史和生态价值大量消失。
时至今天,美国还在努力地从伤痕累累的开发历史中恢复过来,这个过程有时要经历几十年。美国的城市领袖们刚刚开始学习如何在发展和保护之间争取平衡,。教训来自于惨痛的失败,改变的过程非常缓慢,有的时候即使发现了错误,也难以拨乱反正。
无独有偶,随着近期中国的开发建设速度放缓,政府和开发商都在反思以往大规模且迅速的开发模式,质疑早年完全无视传统的白板式开发(tabula rasa)。他们从一些早期犯下的重大错误中汲取了教训,比如在人口并不稠密的地区大兴土木、打造新城,仓促而冲动的开发造成了所谓的“鬼城”。幸运的是,在情况变得完全不可救药之前,那些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城市复兴项目倡导了更加谨慎的开发方式,务求保护历史,尊重城市设计、生态和现有文脉。最近在上海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进行的一些尝试便是最好的例证。
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中国主要的大都市,公共空间已被视为开发项目的重要引擎,民众对开发趋向的看法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封闭社区(gated communities)不再被视为最理想的居住区模式,城市领导者们已经意识到把整个社区与城市隔开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公共空间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品,而是回应文化、社会和环境议题的必要工具。这种演变在城市对待滨水空间的态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类似于伦敦、纽约、芝加哥和其它国际城市在上世纪的经历,上海近年来投入巨资重新激活沿苏州河的一线滨水区,旨在更好地满足各种社会价值主导的公共功能。 在政府花重金清理河道、合并两岸行政区之后,Sasaki制定的“苏州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将这个滨河区之前未善加利用的潜力全部释放出来,在上海市中心重现魅力。这份蓝图将苏州河归还给大众,重新诠释了人们眼中的旧城区。
Sasaki的方案作为双效催化剂,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重新开发,而且有助于曾经破败的滨水区的复兴,缩小苏州河两岸的空间隔阂与文化差距。在保留现有城市特征的同时,项目通过缜密的建筑改造措施和连接滨水步行网络的街区内部步道系统,将部分街区转型为一系列全新的混合开发目的地。此项目将创造一个服务于上海多个社区的滨水区,并重新发掘苏州河沿岸的价值。
承先启后 重现生命力
除了重新激活滨水空间,中国的城市复兴之路上另一个积极的倾向是配合当前的使用需求、对用途单一而过时的地块加以重整。伴随国家快速的发展步伐,土地用途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为这些空间赋予更有战略性的功能,是许多中国城市必须应对的挑战,上海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地处上海的另一条母亲河畔,徐汇滨江地区在过去十年中历经了大规模的复兴。在这个黄金地段上,不再用于飞机起降的原龙华机场跑道已改头换面,被重构为城市道路和线型公园,服务于周边新的高密度办公和商业。
Sasaki设计的“徐汇跑道公园”将从前的机场跑道改造为连串多元化的线性空间,街道和公园借此形成连贯的系统,满足交通、休闲和体育等功能,这样的规划设计更贴近上海人现在的生活方式。项目呈现了许多先进的可持续设计手法,包括雨水花园,回收利用跑道的铺装材料,种植原生植物品种等,极大地提升了此重要城市空间的品质。 徐汇跑道公园已成为吸引附近居民和上班族的重要凝聚力,通过提高地区的活力和增加社会交往帮助徐汇滨江地区转型。
从灰色基础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 缝合城市肌理
早期因大规模城市开发而建设的基础设施目前大多已接近其设计使用年限,不少系统有待大修甚至彻底重建。各城市政府都希望借此机会提高新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耐久性,或是直接用绿色基础设施取代灰色基础设施。
深圳的罗湖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联系大陆和香港的第一个城市化地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如今亟待实施全面的城市改造,以满足这个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目前的需求。考虑到罗湖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由中央政府投资的公交和铁路系统的大规模升级改造,Sasaki为罗湖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基础设施框架。方案中,随着现有铁路的退役,原铁路走廊将被改造为一个线性公园,以提升罗湖区中心的形象,原有的运输与工业用地将被释放出来,为公共绿地和新的混合开发项目提供空间。以行人为中心的街道系统将取代以车辆为主导的马路,更多的市民生活将被植入街道来增加活力,同时加强街道——这个公共领域的重要元素与沿街建筑之间的互动。从本质上来说,方案利用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契机,催生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并创造更有韧性和怡人宜居的绿色基础设施。
总结
早年城市急剧扩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政府近年来对农业用地的保护使得中国的绿地开发项目(greenfield development)越来越少,而对现有的城市用地进行大刀阔斧的再开发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新基建项目的主要动力。 如果操作得当,再开发后形成的城市肌理将令人感到理性而原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时刻:从不惜一切代价,转向深思熟虑、谨慎开发。
随着中国继续重新发掘中心城区的潜力、并以更周全的方式连系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在城市设计和开发中征集民意将是大势所趋。倾听市民们的声音,才能创造出服务于不同阶层群众的场所。当代公众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城市的规划设计方向仍然由当权者主宰。如果中国的城市能够运用一种在文化和政治上都适合的方式将公众参与引入常规设计过程,那么那些组成城市体验的空间定能更加出色——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共鸣,尽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