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eWork就是灵丹妙药?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captivated by a co-working trend that commodifies design into pre-packaged, one-size-fits all offices for lease. Investor- and media-darling, WeWork, in particular is driving much of this demand. Their offices have sprung up in every major American city, touted as the “Next Big Thing in Corporate Real Estate,” and in a recent New York Times piece, dubbed the “Healer of Our Fractured Society” by WeWork’s CEO, no less. The excitement around their potential is potent as companies small and large continue to sign leases in exchange for industrial surrounds that are endlessly instagrammable. It is one very fine option for a particular set of workers and companies, but do not be mistaken: it is not for everyone.

“共享工作空间”已成为一股席卷房地产领域的潮流,为吸引租户,一所又一所精致的办公室被包装成商品推销,但其通用的、千篇一律的设计标准却显得乏善可陈;投资者与媒体宠儿WeWork可算是这股潮流的幕后推手。WeWork的办公室如雨后春笋登陆美国各大城市,这现象被形容为“企业房地产的下一桩大事”,而在《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报道中,WeWork首席执行官毫不讳言指这些共享工作空间能“治愈我们四分五裂的社会”。这类工业风格的共享办公室的确潜力无限,每一个角落彷佛都是拍照打卡的好场景,大大小小的企业接连与他们签订租约。对某类员工和公司来说,这绝对是理想选择,但想深一层:这又是否放诸四海皆准?

WeWork开启了新一代上班族对办公空间的想象:开放式布局,时尚的美学元素以及相对不高的租金门槛,都有利于个人或公司持续营商。对于自由职业者、小型初创企业或工作基地分散的员工群体,大面积的、量身定制的办公室根本不适合,上述因素反而显得吸引。然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大型蓝筹公司也选择加入WeWork的行列,他们宁愿放弃建造自己专属的办公室。此举涉及庞大隐藏成本,影响未必立刻显现,但对业务的长远发展却可以造成负担。

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是企业的公众形象,要说品牌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面向大概无人异议。作为建筑师和设计师,确立品牌是设计过程的必经一步,所以当我们听说有公司甘愿融入设计划一、品牌形象又已被锁定的办公环境时,我们不禁质疑:他们到底把自家品牌放在哪个位置?久而久之,这决定又对他们的声誉带来什么影响?品牌营造是大多数企业的核心工作,若放弃在最明显的门面,也就是办公空间本身投入资源,这大概是目光短浅的行为。

要接触、认识一所企业,从办公室的物理空间着手最好不过,这说法对员工和客户两类核心受众尤其适用。物理空间是企业身份和使命的实际体现,它影响到客户的取态,也左右着员工每天切身的工作感受。办公室设计得好与坏,与业务发展、人员去留、生产力等都息息相关,而在今时今天,正因为人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源,我们不得不好好研究如何演绎物理空间的潜力。

打造地方品牌从来有其重要性,随着数码年代在二十多年前降临,这方面的工作更是日趋关键。今天,创意想法、业务运营以至社交和专业联系皆可通过互联网发展,相比之下,利用物理空间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形象方面大力投放资源的企业,则对外界发放另一种信息:比较“虚拟办公室”,这些企业更希望宣扬自己作为雇主“真实”、“可触及”和“长久”等特质。

在我们的办公室设计项目中,我们见证了业主如何为员工创造理想工作环境,致力打造与维持品牌形象,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乐见员工们对这许多巧思的正面回应——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有被重视的感觉,在公司的服务年期维持在五年左右。质量、长久、愿景、关怀等价值的创造难以具体衡量,但从长远角度看,这些都是使员工对所属公司全情投入、提升生产力、降低离职率的必备元素,绝对不容忽略。

设定明确目标

“很多业主告诉我们,他们希望员工‘活出品牌精神’,但面对WeWork这类办公室方案,员工得到的信息却是‘在活出WeWork的品牌精神的同时,支持自己所属企业的愿景’。这不是非常溷淆吗?”Sasaki商业建筑和室内设计部主管维克多•韦斯盖提斯,AIA如此表示,他续道: “企业牺牲了自己的品牌地位,换来WeWork通用的划一化形象,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WeWork无疑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品牌,它是潮流时尚产物,但并非人人合用,也不会百看不厌。从咖啡厅到保险公司,彷佛每类空间都争相成为那些带有工业风格的起居室环境,但如果有天这种设计概念不再当道,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这是值得思考的。”

这在在说明,并非所有办公空间都可以按照通用、既定的方式设计,没有所谓的万用标准。在实质意义上,好的设计讲究与周遭环境的相互配合,拥有独特身份地位,并能针对业主的个别问题和目标而带来解决方法。譬如说,业主有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表面上看似与设计无关、但非常关键的业务难题:

“新客户走进大门,来到我们公司后,还是不清楚我们是否真的会在这里做创作!”

“我们的员工比较年轻,技术知识丰富,问题是他们不善人际交流,但像我们这种创意产业,缺乏合作又怎么行!”

“我们一直流失人才,他们都跑到城市里其他竞争对手那边工作了,迁到郊区的话,我们似乎又无法竞争,但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这样做。“

纵然挑战不断,我们的创造力却有增无减,因为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自身力量—设计意念—解决问题。许多人以为设计师只是环境的美化者,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对整个产业的误解。随着苹果和无印良品等面向消费者的设计之家出现,“雅观”或“优美”的定义已超越单纯美学角度,设计不仅用于美化,也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带来庞大发展机遇;环境设计和体验式设计也不例外。通过深入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为不同产业奠定基准,理解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作为室内建筑师的我们便能够为业主呈现优化的功能配置策略和设计概念,助业主达到深层次的策略目标,满足日常运营需求,最终提升企业表现。

诚然,开放式协作空间、精巧的设计手法、充足的自然光线和种类繁多的功能配置,都使员工为之吸引,这方面WeWork的确抓住了势头且拿捏有度;不过,若大刀阔斧地推动这种空间模式,企业从中所得到的回报又有多少?反之,若企业能够从策略角度时刻把人才、品牌、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在设计得宜的办公环境表达品牌信息,定能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创造更大价值。如今,越来越多企业跳出传统路线,仅让品牌活在互联网世界,由此产生的分水岭相信只会越来越大。

在设计办公空间时,设计师经常纠结于何谓“设计得太多”与“设计得太少”,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固然最好,这背后所需的莫过于一种见微知着的态度——细心聆听、观察客户和使用者的独特需求,再把这些需求转化成雅观而适合的设计元素;相比坊间随处可得的现成产品,匠心独运、以人为本的设计自有其优胜之处。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