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四维滨河设计

文章由 Sasaki 前董事 Gina Ford 撰写

提到河滨体验,人们一定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河岸。对于城市化的河流,人们多半也会把它与滨水空间以及河滨步道联系起来。

然而河滨不仅仅是一条狭长的边缘地带,它们更是历史的载体。论宽度,这些河滨曾经是宽广的冲积平原;论高度,周遭都是受到独特微环境影响的空气;论深度,亦有如经受地质变迁、成千上万层的土壤。岁月的流逝和变迁在这个三维的空间增加了时间的维度,正因如此,河滨地区有着众多设计潜力。与实际的土地使用和我们现有思维模式比起来,它们有着更为广阔的的发展空间。接下来我会介绍在芝加哥滨河步道设计中正在实现的一个设计机会。

芝加哥河上那些笨重的吊桥和沿岸高耸的城市天际线是美国的一个标志性景观。但最初造访芝加哥河主河段时,吸引我注意力的却是一个景观小品:河岸边矗立着冰冷、灰暗的混凝土墙,繁杂喧嚣的城市里,有一个“小岛”静静的漂浮在河面上。原来这是非营利组织”芝加哥河之友(Friends of the Chicago River)”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打造的一个”鱼之屋”——一个用湿地植物构建的小岛,为河里的小生命提供遮阳、食物和蔽护,同时也为这个原本阴冷、灰暗、硬邦邦的河岸带来了生命力。

受芝加哥交通部委托,我们对滨河步道改造项目的工作也从那一天开始。设计范围在芝加哥主河段南岸位于州街(State Street)和湖街(Lake Street)之间的六个街区。团队的策略是打造一个风格统一的、连续的、同时能串联一系列不同主题和用途空间的河滨步道。 从去年开始,“码头广场(Marina)”、“小河湾(Cove)”和“河滨剧院(River Theater)”三个空间已相继开放。

项目六个空间中的第五个空间即将于今年秋季开放,我们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鱼之屋”小岛。有感于码头的形态,这个街区将有一系列大规模的漂浮湿地和水生花园,可为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保护。

滨河步道和鱼类栖息地相互交错,为游人们提供了驻足观赏、垂钓和了解认识河滨生态系统的机会,旨在为生态科研和教育观察提供一个常年的、位于城市河畔的场所。“码头”空间的景观将成为当地学生学习和认识栖息地生态循环、植被和水质的绝佳平台。之前我们在博客里也曾简短介绍过码头的游览体验。植栽由Jacobs/Ryan事务所挑选配置,模拟了河岸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有助于植被适应河流水位的动态变化。

在此刻看到项目的实施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打入新的板桩墙、排水并填充新建的”小岛”以及为新的步道加入螺丝钢来固定结构等等。但其中最有意思的却不是这些在表面上、肉眼能看到的,而是发生在水下的变化——我们为这里不断壮大的鱼类种群设计了一系列经济有效的水下环境和设施。

它们附着于码头和水下生态系统的墙上,让这个本来荒芜的地方能够提供至关重要的庇护所、食物和栖息地来保护鱼群。根据鱼类种群的习性,在不同深度将会放置一系列设施,包括“呼啦圈方案(表面绕上尼龙绳索,可用作遮蔽)” 以及“鱼缸”(沉箱和口袋)等。

我们的团队在几个星期前看到施工开始时都感到异常兴奋。我们非常感谢“芝加哥河之友(Friends of the Chicago River)”机构对项目的长期支持和宣传以及伊利诺伊州自然资源部对项目的这个水下装置给予的特别帮助。同时,“保护设计事务所(Conservation Design Forum)”在规划早期的参与以及Sasaki景观生态学家Anthony Fettes在之后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研究都对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期待看到这个新的景观项目在今年秋天正式开放及其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水生花园的茁壮成长,河水将会更加清澈并富有生机。虽然大部分的水下生态系统并不能为游客肉眼所见,但是它将会改善城市范围内的河道系统,为游客们提供一个更丰富有趣的河滨体验。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