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与水共存

与水共存:从文化角度应对洪泛灾害

撰稿人:Mary-Anne Oscampo (玛丽安妮・奥坎波)及张韬,ASLA,PLA,LEED AP, SITES AP

人类生存至今,是不断适应和改变周围环境的历史结果。人类一旦过度介入自然环境,就可能产生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甚至以为自己可以完全掌控大自然。然而,看看加州持续不休的山火,还有上月来势汹汹的飓风“佛罗伦斯”和颱风“山竹”,大自然似乎在警醒我们它从未丧失难以驯服的威力。智人(Homo sapiens)在地球史上毕竟年资尚浅,数以百万年的演化过程告诉我们,只有适应並且与大自然合作——而非对抗——才能存活下来,人类又可否逃得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律?

一浪接一浪的工业和科技发展让发达国家似乎忽视人类了适应自然的重要性,容易让人目空一切。为减轻洪水或风暴潮的影响,许多欧美城市都是筑在高地,或依赖增拨资源修筑与维护河堤、水坝与防洪墙等大型基础设施。可是,面对越演越烈的气候变化问题,靠人工构建的安全感又是否牢不可破?

不少沿河、沿海城市的场地感是由水营造的,但洪泛和海平面上升两种情况却经常被排除在城市的身份特征之外。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资源普遍匮乏,稳固的基础设施也不足,当地的沿海城市不免学会与滔滔流水共存,在他们的文化中,洪涝已被平常的心态所接受;我们的规划、景观和城市设计实践,同样乐于拥抱古今人类与水相依共存的态度。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两个文化群体——中国武汉和菲律宾马尼拉——的故事,两地与水共存的生活方式无不展现出惊人的城市韧性。

中国武汉:由洪水造就的滨水公园

在中国许多地方,滨水住房的价格居高不下,城市开发与保留开放空间之间的争论也从不止息。作为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实属当中少数的幸运儿,频繁发生的长江洪涝无意中把沿江土地适当保留了下来,造就了全球最大的滨河公园之一——长江主轴。武汉人数千年的传统智慧一直提醒着人们这片由长江一分为二的江滩并非居所之选。

自从人类在公元二世纪聚居于此地,季节性洪涝一直都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非灾害性的频繁洪涝不但无阻当地人继续享受生活,相反,孩子们在河边你追我逐、乐个半天,是那里常见的画面,大人们也毫不介意带着小孩在滨河公园涉水而行,自得其乐。

在今天的武汉,我们正为绵延16公里的滨水空间制定总体规划,方案因应长江水位涨退而孕育丰富的区域生态系统,营造活泼多姿的休闲体验。占地广阔的泥滩经修复后,不仅将成为各种鸟类、鱼类、两栖类和其他物种的家园,也是一片四季不同、如诗如画的景观。

 

随季节更替、水位涨落,公园的景色也将变得截然不同。

为城市昔日的工业用码头和趸船赋予新的功能,独一无二的“浮动式”景观便将应运而生,如同让人置身长江之中,感受其壮阔与澎湃。公园的大部分地方及其滨河设施的设计,旨在突显长江涨退起落的形态,起伏变化的水位更是构成丰富景观体验的必备元素。随季节更替、水位涨落,公园的景色也将变得截然不同。

一种生活方式:保护马尼拉的水乡文化

另一与水共存的典型例子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这个城市的故事叫人同样着迷。菲律宾由超过7,000个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逾36,289公里,作为一个千岛之国,国民的生活从来离不开海洋,这种密切关系在马尼拉尤其明显——那里并不富庶,不少人甚至缺乏正规居所,只住在破落的临时房子,靠出海捕鱼和水耕农业为生。

然而,偏偏就是这些人口所受的威胁最大——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菲律宾时常面临台风吹袭。政府曾经尝试为他们另觅居住地,但却屡试屡败。事实上,海洋产业在过去数百年来都主宰着菲国的经济命脉,一旦离开海洋,迁往高地,人民的生活又该何去何从?

那么,如何以最佳方法保护菲国人民的生活,使他们尽可能继续留居原地,与水共存?由麻省理工大学、世界银行和Sasaki协作进行的抗灾力研究计划,为这个议题寻求了答案。

研究结果从不同尺度指导着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生活适应力(adapted living)和受控制撤退(managed retreat)方案,我们对上述被称为pilapils的原住民进行了研究,也探讨当地原生的水产业类型,务求在那些易受洪水侵袭的社区实现可持续的耕作模式。

此外,我们也建议将附近一个军事基地改建为半永久性的“后备城市”,那些因天灾而被逼放弃家园的居民,也因此可以有一处容身之所,这其实跟Sasaki之前规划设计的阿纳纳斯新社区有类似之处,鉴于内陆地区的粮食供应很容易因天灾而变得不稳定,在该项目,我们便积极试行可持续农耕结构,为内陆地区谋求新出路。

抗灾力的重新释义:蓄洪景观与管理体系

对武汉或马尼拉而言,水位涨落对他们来说并非什么潜在危机,而是不争的现实,两地独有的文化背景,某程度上促成了他们自成一格的治水策略;不过,那不代表他们的方法不可套用在别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景观设计师正一步一步地从种植、道路铺面和照明等方面着手,把蓄洪元素纳入项目范围。经他们悉心打造的景观方案,可以允许每年0.5%的时段被洪水淹没,在其余99.5%的时间皆开放可用。

事实证明,设计蓄洪景观对美国十分重要,也是我们项目工作的重要一环。被河道一分为二的城市,不仅得想方设法利用天然的水资源,还得为来势汹汹的风暴潮和屡破纪录的洪灾做好准备。

Sasaki设计的芝加哥滨河步道,展示了一条单调乏味、使用率低的人行通道,蜕变为以人为本的理想街区的奇妙过程。悉心设计的步道足以承受完全被淹没的状况,河水一旦退却,配备水龙带的城市维护工人仅需花约8小时就能完成清理工作,重新开放步道。

水是地球上最丰富、也最为人滥用的天然资源,要提高人们对水的意识,建立制度加以管理,建成环境扮演着重要角色。设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洛杉矶港目前头等重要的任务,这从我们设计打造的威尔明顿滨水长廊项目可见一斑。通过长廊,威尔明顿社区与滨水区之间重建了联系,凭借一系列设计元素,人们更可尽情探索滨水空间的慑人魅力;网格状的码头道路铺面容许访客以别开生面的方式亲水、戏水;如同上述武汉滨水公园的浮动式驳船舞台,我们在威尔明顿项目也设计了附有吊床的浮动式码头,让人置身水上,享受不一样的景观体验。

应对洪水  目标明确

不少沿河、沿海城市的场地感是由水营造的,但洪泛和海平面上升两种情况却经常被排除在城市的身份特征之外。面对越演越烈的洪泛灾害,设计师的目标却更为明确——打造蓄洪或可抵御洪水的景观,同时保持社区和水体之间的紧密关系。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把眼光放远,呈献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案,同时不忘先贤智慧,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与水共存。

我们必须把眼光放远,呈献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案,同时不忘先贤智慧,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与水共存。

以上种种干预策略能否改变普罗大众对洪泛和海平面上升的看法,还是未知之数,一切留待时间证明。无论如何,我们衷心希望透过景观设计工作维持人类与水体的互动,让人时刻记着这一道理:人类具有足够能力适应自然,与大自然合作共存。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