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惠及五百五十万城市人口的粮食安全策略

新加坡 Lim Chu Kang 林厝港都市农业区

业主
Singapore Food Agency
位置
新加坡
规模
3.94平方公里
Team
enCity Urban Solutions, Agritecture Consulting, Meinhardt Group, BioSea
专业领域
景观
额外服务
生态学
规划与城市设计
现况
2022年完成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美食之都,但其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林厝港不仅是新加坡悠久美食故事的一部分,区内现存农场对于新加坡的粮食供应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过度依赖进口食物和海外资源的问题,正随着脆弱的粮食供应链、不如人意的食品品质、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等显得愈发突出。正因如此,在2030年实现30%粮食由本地提供的目标不仅是新加坡的愿景,更关乎其生存。

 

 

农业正经历着从人力与土地密集型产业往技术-数据型产业的转型。对于林厝港农业区的规划也致力于扭转过往农业依赖人工劳作的传统印象,而指向能吸引高技术人才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的新模式。同时,这也是树立新加坡在先进农业板块国际领导地位的契机。

农业规划

发展可持续且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体系贯穿着整个林厝港区的分析与规划。高品质的农产品与高效使用土地两大目标,以及对具体农产品的科学预测模型,共同打造出了一套高度整合且共生的农业生产系统。系统内部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废料将作为另一种农产品的资源被有效利用,在保障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节约了用地。

为实施这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团队力求技术手段、经济效益、及政策可能性上的均衡,并把重心放在了最小化资本投入,地块再划分,以及设置一个积极保证产量达标的发展时间表上。

主要策略与“午餐盒”概念

韧性设计是林厝港农业区规划的重中之重。从海岸保护到生态廊道,从可再生能源到雨水收集,项目将引领生态敏感区开发领域的发展,保证生产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间的平衡。在粮食质与量上的高要求使得开发灵活性与资源循环利用成为林厝港的核心价值,并主导整个分析、规划及设计的全过程。

该区的模块化运营模式通过在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生产优化,降低对外部的依赖,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农业系统中的废料排放。叠置模块单元的灵感来自于新加坡传统的餐盒以及本地食谱,反映了其多元的文化遗产。生产空间与公共空间并存,不仅共同创造了自给自足的生产组团,还为游客展示了农业生产的复杂过程——过去人们往往将获得粮食视为理所当然。

设计框架与场所营造

在新加坡政府各部门对于粮食安全措施的全面支持下,林厝港肩负着试验先进农业技术与生产品类的重任。设计团队强调创造一个信息上易于理解,空间上便利可达的场所,营造出人群与文化的多元性,并以此作为该区域共同的愿景。

 

为了实现目标,林厝港被划分为兼顾均衡发展与激发场所活力的三大特色区域:“萌芽-授粉-收获”。三个中心利用其各自特色项目让游客得到充足的参与感与农业知识,使得21世纪的粮食生产过程不再神秘,并展示了高科技农业促进新加坡可持续事业发展的潜力。公共交通廊道充分整合了公众参与、教育、与知识分享的空间,并把各个核心区域与新加坡地铁系统串连,提供了一个全新而高效的交通选择。

 

除了以成为农业创新,实践与技术的研究中心为目标外,林厝港还为本地大学新园区、全球研发中心、和企业园区提供发展的土壤,让私人企业,公共职能与教育机构得以协同合作。东西向绿轴作为开放空间廊道连通了各个区域,为工人与游客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并与修复后的沿海湿地相连。一条连续的绿带从城市水库为开端环绕整片区域,成为了代表本土景观的生态通廊。开放空间系统带来了全新的城郊体验模式,既有真实沉浸式的乡村生活,也有诸如食物森林等先进农业生产观光。

长期愿景

纵观全球,每年有超过四千七百万英亩的雨林被开垦成农田——约九成雨林的消失跟农业相关,尤其是在亚洲与南美洲地区。养活八十亿世界人口首先是空间与土地利用的问题,而这正是景观建筑师所擅长的。林厝港致力于树立新的典范,来应对当今粮食生产缺乏可持续性的现状。有赖于系统性的规划,悉心调整的作物生长策略,以及跨地区组织和专家的深度参与, 林厝港将从新加坡一块曾经毫不显眼的边缘地块,转变成东南亚粮食生产韧性模式的模范,成为知识性、可持续性、与创新性的中心。

以每年满足逾一百七十万人口粮食需求为生产目标,林厝港整体规划体现了高度的统一性,代表着政府机构、农民、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消费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为了共同的未来携手并进。

想了解更多项目细节,请联系 迈克尔・格罗福.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