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重现活力的芝加哥河

芝加哥河从来不缺“活力”,河水泛滥的情况每年时有发生,水位高低之差在某几年更有2.5米之多。

在高楼大厦占据两岸之前,芝加哥河其实是一条蜿蜒的沼泽,为了改善卫生情况,市政府在十九世纪时将其硬化改造为工程河道,水流方向也给倒转过来。此举无疑支持了芝加哥的工业转型,大力推动了城市发展,但高耸的人造河堤却扼杀了人们的亲水乐趣,经年累月重度污染的河水也为河流印上了污名,令人敬而远之,其活力和生态健康也渐渐走下坡。

为了重现活力,芝加哥河在多年后的今天再次经历改造,河水现在已恢复清澈,沿河地区更成为了宜人的公共休闲空间。要营造真正的亲水体验,河岸的设计必须以适应洪水涨落为题,因此滨河步道朝河边拾级而下,倘若洪范情况不严重,离岸较远的部分也能保持干爽且无需封闭。步道的铺装材料耐久性能优良,沿途安装了高度防水的船舶灯具,并种植了耐受周期性淹水的植物。每一个设计元素都以抵御洪水为考虑,材料越是容易清理,步道就能越快在水退后重开。

在启用后数周,芝加哥滨河步道便正面迎战了一场破纪录的洪水(见上图),各种抗灾策略因而面临第一场真正考验,但Sasaki的设计没有让人失望 —— 步道在水退后十二小时已被清理妥当且重新开放。

很多时候,优秀的设计往往不为肉眼所察觉,就像项目的抗灾策略统统融入了日常生活和休闲功能之中。虽然如此,步道上也有不少引人注目的特征,各以自已一套方法支持着河流生态,对整体的抗灾韧性做出贡献。

一系列桥梁将步道划分成六个独特的街区,这些滨河街区各与州街(State Street)到湖街(Lake Street)之间的六个城市街区相对应。维尔斯街(Wells Street)到富兰克林街(Franklin Street)之间的码头区肩负起教育大众的任务,人们在这里可体验不一样的生态乐趣:七个码头以不对齐的角度伸出水面,每个码头都系上一根固定的定位桩,以标出当下的水位高度,突显河水涨落起伏的动态;码头与码头之间的浮岛湿地和水上花园种满了种类繁多的原生和耐水淹植物,包括莎草科和鸢尾科,还有紅花山梗菜和沼泽乳草等,令人想起芝加哥河从前的沼泽面貌。浮岛花园的植物在第一年就已蓬勃生长,吸引了帝王斑蝶和苍鹭的光临(见下图),这些植物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除归因于河水带来了丰富养分,也因为本地原生品种有抵御偶发洪水的顽强能力。

环视整个滨河步道的设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许不在地上,而在水底之中。码头下方隐藏着一系列为水生物种特制的栖息地:以钢丝网制成的帷幕结构为藤壶提供生长环境,切段的尼龙绳有利于水藻生长,名为“鱼缸”的穿孔钢制圆筒,则让鱼儿可以避过水流或捕食者;这些材料的共通点是价钱便宜,而且容易取得。为求深入了解不同物种对不同水深的偏好,设计师与鱼类学家紧密合作,以设计最适合的水中栖息地。用来栽种睡莲和其他漂浮植物的砾石托盘,同时能够支持昆虫生长,而植物悬在水中的根部又能被浮游生物所依附,形成生物膜(biofilm),为鱼群供应不可缺少的营养。

“鱼缸”的设计灵感其实来自芝加哥之友及其团队研发的实验性结构——“鱼之屋”,他们在2005到2012年间身先士卒,把“鱼之屋”放到河里并采集相关数据,目的是要证明在芝加哥河主干河道建设鱼类栖息地是可行的事。多年的实验成果为今天滨河步道的设计埋下了成功的种子,在他们的实验基础上,Sasaki设计团队趁着设计“鱼缸”的机会对各种基板(substrate)材料进行测试。用来支持河流或海洋生物的人造结构一般以混凝土制成,但这次的设计却结合柔软且更复杂的表面作法,例如加入打结和布满缝隙的尼龙绳子,这样的表面是否更好的基板材料以充当固着生物(例如贻贝)的栖息地,是团队想找出的答案。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师生研究团队伙同景观设计基金会(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在2019年对滨河步道的景观策略开展个案研究,研究成果在同年八月发表,我们相信他们所归纳的数据将有助于验证项目中各种韧性策略的生态效益。曾为项目投入大量研究动力的Sasaki前任生态专家、新墨西哥大学现任景观及城市生态学教授安东尼·费茨(Anthony Fettes )表示:“这一区段的滨河步道将失落已久的河岸风景再现人前,勾起人们不少美好回忆。” 

码头区不仅是生动活泼的河流生态教室,当中更蕴含了常被忽略的设计哲学 ——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远超出纯粹满足人类需求,大自然的各个物种也应获得尊重。凭借浮岛湿地和人工构筑的鱼类栖息地,高度城市化的环境也能繁衍出令人惊叹的河流生态。

Sasaki colorful logo Sasaki English